查看原文
其他

刘奇书记在省文明委会议上点赞这两个地方!原来它们的乡风文明...

2018-04-12 江西宣传

↑ 点击上方“江西宣传”关注我们


4月10日省文明委会议上,

省委书记、省长刘奇

赣州大余县上饶横峰县王家村

予以充分肯定,

他们有什么奇特之处?

今天,

宣传君带领大家看看



赣州大余县用文明引领释放乡风民风之美



一条条柏油马路穿越村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屹立路旁,一座座白墙灰瓦的院落村舍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干净,路边河边整洁……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赣州市大余县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呈现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新气象。

整齐干净的元龙畲族村街道

1

民风淳朴 

向陈规陋习挥手作别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每次宴席不超过15桌,每桌不超过380元,礼金不超过60元......在大余县各个乡村,一些陈规陋习正在得到改变,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当地群众共识。


66岁的李志坚是大余县黄龙镇旱田村村民,考虑到年事已高,他按照当地原有习俗请来风水先生和工匠,准备为自己和老伴兴建一块“风水宝地”,初步预算造价2万多元。得知这一消息后,村书记郭少明立马找到他们进行劝说。


在郭少明的劝说下,李志坚放弃了兴建“活人墓”的想法,用省下来的钱带着老伴去拍婚纱照、旅游。旅游归来,他还主动加入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现身说法,积极宣传文明理念,成为了广受赞誉的“网红明星”。


向陈规陋习挥手作别,让文明之风盛行乡里。近年来,大余县对全县各村、各组的老家规、老族训予以挖掘、保护、提炼和传承,形成全体村民认同、具有本村特色、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让老家规再次焕发出新活力。同时在全县所有村(居)组建红白理事会,每个理事会按照章程主动介入、全程指导操办群众婚丧嫁娶事宜,控制规模标准、简化操办仪式,形成了新风尚。

大余县池江镇卢屋村村民卢满生放弃外地工作,7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在床的老母亲


2

家风和美 

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

走进大余县池江镇卢屋村,一个“好家风”家庭展示窗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上面张贴着村子和社区里的一些好人好事,图文并茂,见人见事见真相,读来亲切温暖。


其中讲述了一位“身边好人”卢满生的故事。48岁的他为了照顾中风的老母亲,毅然放弃在外就业的机会,7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据村干部介绍,卢满生的事迹感动了乡亲们,并纷纷投票将他评选为卢屋村第一届“好家风”孝老爱亲家庭。

  

榜样的带动使得村里的文明风气拂面而来,好婆婆、好儿媳、好丈夫、好儿女层出不穷,成为村民争相学习的榜样,尊老敬老、邻里互助的风气蔚然成风,打架赌博等不良习惯基本上杜绝。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近年来,大余县从思想道德抓起,积极开展“大余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全县群众崇德向善、爱国爱家,让优秀文化引领全县扬正气、引风尚、树新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3

环境优美 

特色文化墙构建村民精神家园



春暖花开时节,油菜花、郁金香相继开放。大余县青龙镇元龙畲族村凭借着“世外桃源”般的整洁乡村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赏玩,成片的金黄色油菜花与青瓦白墙的民居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元龙畲族村是大余县青龙镇唯一的少数民族村,村内房屋错落有致,民族风情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上大余九城之一的凤凰城所在地。一段时间来,该村“绿色、古色”双色文化齐头发展,以“荷香畲韵,千古元龙”为主题打造了一个集畲族文化、山乡观光、休闲娱乐、康体度假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乡村旅游景区,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整治全村环境时,我们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了进来,把畲族群众日常生活场景描绘在风情墙上,直观地将畲族的历史和传统展现出来,来到村里的游客便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畲族。”元龙畲族村党支部书记蓝胜平说道。元龙畲族村内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墙成为了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为整洁的村落更添了一分色彩。


像元龙畲族村一样,大余县在县城的广场街道和乡镇的圩镇村组打造了一面面具有风土人情特色的文化墙,依据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人文特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主题融入文化墙的建设,将“文明新风”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市民群众面前,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文明新风。



横峰县“好客王家”用乡村治理建幸福新村



横峰县姚家乡西部,与弋阳县交界处,有个仅27户104人口的王家村。这里位置偏远、山贫田薄、取水困难,曾是全县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历史上就流传有“嫁女不嫁王家郎,上年吃掉下年粮”之说。



如今的王家村,已挥别昨日的苦涩,叫响了“好客王家”的品牌,焕发出了新的容颜。这里邻里和睦、村风文明,民居错落有致,村容干净整洁,集体经济大发展,村民生活节节高,成了声名远播的文明新村、富裕新村、幸福新村。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何以有如此巨变?下面走进王家村,探寻其乡村治理的嬗变之道。


1

一部村规民约 

“约”出和谐新气象


“要守规,不要我行我素;要爱村,不要事不关己;要和气,不要斤斤计较;要互帮,不要袖手旁观……”走进王家村村口,一幢民居外墙上悬挂着的《“好客王家”村民准则》吸引了小编的目光。准则条规的下方,是村民们密密麻麻的签名。


这个“八要八不要”的《村民准则》,只是王家村《治村规约》的一部分。“我们村的‘镇村之宝’,就是这本《治村规约》。”在村理事会办公室,77岁的村民王有录翻开一本泛黄的会议记录本,深有感触地对小编说道。


1981年,王家从邻村拆分建村后,村民们拧成一股绳,开启了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新历程。这本1995年版的《治村规约》,就是王有录亲手执笔起草的,也是该村第一本正式的治村规约。



规约有十五章八十五条,涉及管理机构、村籍确定、立户、财务管理、建房、山田地、道路、治安、教育等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的手抄会议记录,到1995年制定的手写本《治村规约》,再到2016的新版印刷本,一部王家《治村规约》与时俱进、代代相传,已然成为全村民主自治的管理宝典,化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为。


“王家子孙做人,都要像‘王’字一样,端端正正、不歪不斜”“宁可缺钱,不可缺德;宁可无财无势,不可无情无义”……每逢重大传统节庆,王家村民还会集中在祖训展板前,重温祖训家教,诵读村民准则,警醒子孙时刻牢记祖训村规、传承良好家风。


30多年来,传承着端正方直的祖训家教,坚守着严谨细实的村规民约,全村没有出现一处违章建筑,没有一例违法犯罪案件,没有一起请上级入村调处的矛盾纠纷,没有一笔不透明的集体财务支出,没有一户有不良信用记录。


2

一个村民理事会

“理”出文明新风尚


在王家村,年已七旬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王有财可算是最忙碌的人。他告诉小编,王家村所有的村务不论大小,都是由理事会召集和决定的,理事会真正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


王有财介绍道,每年正月十五,村里都要召开村民会议,公布集体财务,开展年度评议,推选理事会“掌舵人”,共商公共事务。现在村里还建起了“王家议事微信群”,公共事务都放到群里先议,党小组再议,形成初步意见或方案后,由理事会形成决议,并在议事群公告。村里有10名党员,理事会要求群众做到的事,党员必须带头做到。



土葬,是农村传统的丧葬方式。为倡导健康文明殡葬新风,2007年,王家村民理事会动员村民商讨形成规约,科学规划建立公墓,推行火葬,自筹资金4万余元,兴建了600平方米的公墓“千古园”。 2015年,村里开展秀美乡村建设,理事会发动村民又将“千古园”迁址,规划新建了“五福山公墓”,并将22座祖坟全部迁进公墓园,平掉无主墓40余座。新公墓只竖墓碑,不留坟头,实行文明祭扫,革除了烧纸钱、放鞭炮旧现象。


30多年来,王家村民建房大到主体住房,小到猪栏厕所,均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并经小组长(理事长)放样后才能开工,没有一处擅自搭建;全村每户每年按宅基地实际面积缴纳有偿使用费,收入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开支,村民没有一户欠缴过。近年来,村里还成立村民红白事理事会,为村民提供全程免费服务,规定60岁以上老人吃喜酒不送贺礼,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集体做寿等等,有效遏制了农村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


3

一条创业新路

“辟”出幸福新生活


11月19日,王家村又迎来了一批由玉山县120余名学生、家长组成的参观旅游团。“昨天和今天,我们村就接待了300多名游客,今年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看到游客盈门,村民王寒按捺不住满心的欢喜。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王家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并不占优,富民兴村路在何方?去年以来,借助全县铺开秀美乡村建设的东风,该村确立了以“好客王家”为主题的建设方向,全力打造青少年成长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走出一条旅游兴村的发展新路。


为让有限的土地生金吐银,村里将全村的土地全部流转到理事会,每年给村民每亩300元的租赁费,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在村庄北部,村里建起了果园、苗木基地;在东部,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四季均可采摘;在南部,建设100余亩的葡萄园。村内还建起露天舞台、篮球场、垂钓区等,通过开展农耕体验、亲子游、夏令营、户外拓展等活动,传播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做旺乡村体验旅游。


今年2月23日,由全村27户村民共同筹资48万元入股成立的“好客王家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运作。围绕经营村庄、产村融合,村里新建了攀岩区、烧烤区、真人CS活动区、野外活动拓展区,拓展乡村体验、康体娱乐、团队聚会、农产品销售等,所有村民均可安排到种植、农家乐、小吃小卖、野炊烧烤、民宿接待、卫生保洁等岗位,不少村民还办起了家庭农场和农家乐。开业以来,公司旅游收入已达80多万元。


乡村旅游日益红火,引领王家村开启了幸福的新生活。从今年开始,在国家发放的养老金基础上,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从村里领到了同样份额的养老金,并随国家标准同步提高;全村妇女每年则由村里安排一次免费国内游。展望明天,村党小组长王华地豪情满怀地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更要借此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把‘好客王家’打造成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旅游生态村。”



好家风、好民风、好村风,

和谐治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乡村,

为这两个地方的发展点赞!



来源:江西宣传综合江西文明网、客家新闻网、文明赣州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